翡翠,特別在亞洲珠寶市場的增值性是有目共睹的,許多人都知道以ABC貨來表示翡翠的三種主要品質狀態,但是對其定義內涵卻不一定完全了解;本例即是對於翡翠B貨定義被曲解的案例提出一些看法。
多數人誤解B貨翡翠僅存在於灌膠處理,對於蠟的問題卻未正視,這主要是因為翡翠表面也常常被施以敦蠟修飾;「敦蠟」與「注蠟」象徵的意義不同,在最後的品質歸屬上也不一樣,這部分本文也將作探討。此外還包括對於螢光反應的檢視,因為翡翠交易市場上常以螢光反應做為簡易判斷灌膠B貨的指標之一,但是蠟在螢光燈下也是具有反應的,注蠟處理也應被列入B貨定義之闡釋,而這部分許多人似乎仍未正視。
本文即是從螢光反應探討出很多人所關心的「膠含量」與「蠟含量」的問題,藉以提醒消費者要關注翡翠螢光反應所帶來的警訊與注蠟B貨對於翡翠品質的影響。
FTIR紅外線光譜看膠和蠟
一位客戶因為從簡易的螢光筆照射測試中,發現自己的手鐲有強烈螢光,於是心疑可能買到了灌膠的B貨翡翠手鐲,這個質疑與賣方所堅持無灌膠的說法有所爭議,因此送來鑑定中心尋求答案。
該翡翠手鐲外型為白底帶有不均勻的綠色,重量約為277.14ct、尺寸約為76x(9-10)mm,實測之折射率為1.66(spot)、比重約為3.34,常規測試的數據為翡翠,這部分也從紅外光譜與拉曼光譜得到驗證;此外從長波紫外線螢光燈下確實顯現了整圈的強烈藍色螢光,這個現象對翡翠來說是個警訊,從過去的經驗中,天然A貨翡翠僅在極少狀況下會呈現微弱、或局部螢光現象,例如包裹長石類內含物、或表層的敦蠟處理在小沙孔內局部堆積、抑或雕刻件凹陷處有較多的蠟殘留等。但如果是手鐲整圈的強烈藍色螢光確實異於尋常。為了進一步釐清它的狀態,我們從紅外光與拉曼光的分析結果後都得到相同結論,就以紅外光偵測結果來說明這個手鐲“發亮”的原因。
從紅外光譜分析中,這個手鐲除了翡翠的吸收峰外還發現其他有機物吸收峰,分別位於2850、2920、2965cm-1,這些吸收峰均為蠟的位置,而且是顯示出高含量的蠟,其與所謂的膠(樹脂)的吸收峰不同,因此可以確定這只手鐲的填充物為蠟、並非膠。通常翡翠表面所處以的輕微敦蠟,在紅外光靈敏的偵測下亦可生成不同程度的吸收峰,但與本案例的狀況不同,透過顯微鏡放大結構觀察可以獲得更多的解釋。
顯微鏡下的注蠟結構
顯微鏡放大檢查其細微結構,發現手鐲表面已經過嚴重酸蝕,多處可見斑駁的粗糙凹洞與蜘蛛網狀細縫,測試其手鐲表面並無明顯蠟粉殘留,但偵測其結構內部可以發現較多的蠟粉殘留,從這個結構來看,蠟粉是透過酸蝕後的縫隙注入翡翠結構內層,有大量的注蠟於翡翠內層,這也是產生強烈螢光的原因。這種經酸洗後的注蠟處理,定義上也是B貨翡翠,與灌膠B貨是同樣的原理,只是注入的物質不同。
要探討注蠟B貨就必須將灌膠B貨一併提出,它們無論是注蠟或灌膠處理的目的,意在填補嚴重酸洗後的結構瑕疵,只是過去所常使用的灌膠技術改以蠟來取代,藉以突破市場對於“無灌膠即A貨”的盲點。國際鑑定組織LMHC(Laboratory Manual Harmonisation Committee)對於商業名稱ABC貨即提出明確的定義,其中對於B貨部分的定義為:「…若該物件顯示經過酸洗、且經過有色或無色之蠟、膠、或任何材質予以填注即為俗稱之B貨。」由此可知本案例之手鐲也就是B貨。
螢光檢測是警示,非區隔翡翠AB的依據螢光反應在翡翠的檢測項目中確實有其參考價值,過去的鑑定經驗中,有許多經過灌膠處理的翡翠在螢光檢測的反應,顯示中度至強度的藍色螢光,但有些灌膠翡翠是無明顯螢光反應(因此要再強調一次,無螢光反應不代表就是A貨)。特別在市場交易時,缺乏專業知識與設備的買家或甚至賣家,習慣以簡易的攜帶型螢光筆來檢驗翡翠,用它作為判斷翡翠是否經過灌膠處理的初步依據。事實上,這樣的方式非常容易造成誤判與糾紛,也不容易找出真正的結論。蠟在螢光燈下也具有不同強度的反應,就螢光反應而言,是無法去區隔膠或蠟,這部份需要進一步去檢測。
在翡翠市場中,這種產生強螢光的高含蠟量注蠟處理,深入被破壞的翡翠結構,是取代傳統注膠處理的作法。翡翠的敦蠟常用來處理修飾翡翠表面的小沙孔,若有較多的裂隙或洞口,蠟的殘留量自然會增多,通常這種應用在翡翠表層的敦蠟處理,總體來說僅止於翡翠表面的質地修飾,其結構並未遭到強酸破壞,在判斷上不應被歸成B貨;但是不同程度的酸處理翡翠,自然也會造成其結構性不同程度的影響,有些結構會因酸蝕嚴重而造成大量的注蠟殘留,像這類的產品就容易產生強螢光反應。蠟的應用在翡翠處理上象徵不同意義,對於注膠或注蠟處裡雖無法從螢光反應上作出區隔,但是碰到翡翠具有螢光反應時,確實應該更加警惕。